有人说,纵使大海为墨,长空为纸也写不完对父母的深情。言欢,软件学院2014级1班一个平凡的女孩,把对父母的深情化为实际行动,洗衣、扫地、做饭、照顾年幼的弟弟……看似平平淡淡,简简单单,却是以她的方式书写着爱的誓言,如暖流般温暖人心,她被评为“吉首大学2017孝心大学生”。
校团委书记王艳给言欢颁奖时,耳畔回响着这样的颁奖词:她用爱,诠释着生活的真谛;她用孝,显示着超越平凡的勇气。
校团委王艳书记为言欢颁奖
言欢一家靠种西瓜为生,种西瓜看似简单,里边的门门道道却有很多,父母为此付出了很多心血,经常是起早贪黑。从六岁开始,她就跟着大人们在西瓜田地里转,也因此熟悉了种瓜的每一个环节,从开垦瓜地到做基土肥、育种,点籽,载苗,盖地膜,剪膜,拉苗,施肥,传粉到最后的摘瓜,每一个步骤她都烂熟于心。“那时候放学第一件事就是往瓜地跑,提前在学校把作业做好。”童年,因为西瓜变得忙碌而有趣。
除了要帮忙侍弄地里的西瓜,言欢要练就的还有一身照顾自己和弟弟的本领,因为父母总是经常不在家,在外售瓜是常有的事。七岁时,奶奶第一次教会了她煎鸡蛋,慢慢地,随着年龄的长大,言欢渐渐学会了打扫,整理房间,做丰富的菜肴,打点一日三餐。尤其是在年迈的爷爷奶奶双双去世后,她几乎承包了家里所有的家务,围着灶台转,西瓜地和家里之间两边跑,没有灶台高的时候就垫上小凳子,被油星炸伤了自己找凉水泡着,晚上在爸妈归家之前准备好热水,白天照顾好那几分菜地,好让父母在外放心。
言欢说:“爸妈很累,为人子女,岂能偷闲!为父母分忧,我时刻记在心里。”
奶奶去世的那一年,言欢十二岁。她们那里有个乡俗,老人去世儿孙辈的人是要去讨百家米的,可那天爸爸因伤心过度,开车摔伤了腿,言欢推着坏了车胎的自行车走了一个多小时从学校赶回家,代替爸爸去讨百家米。她跟着族里的伯伯爷爷,拿着蛇皮袋,披麻戴孝,走到一户人家门口,跪下来,磕三个头,得一捧米。从午时走到星月升起,不知道走了多少户人家,只知道走了很远很久很累,以至于第二天膝盖一片青紫。她自己悄悄找了红花油抹上,不敢和爸妈说,怕让他们担心。言欢说,庆幸自己代替爸爸去了,不然爸爸的腿就会伤上加伤了。
言欢担心父母的身体情况,生怕他们因为劳累过度而身体不适。以前在家还能帮忙分担点,而现在在外求学,除了打一打电话,几声注意身体的嘱咐,似乎也不能多做什么。她时常会想起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干活的画面,也常因此倍感无奈。她心里无比清楚地知道,除了更加努力地学习,找一份好工作,让他们早日放下手中的锄头,别无他法。
她设想的未来很简单却很动人——爸妈可以和邻居们一起打打牌跳跳舞,可以每天笑呵呵地出门,乐呵呵地归家。
进入大学,言欢不再是那个能留在父母身边,力求多做家务帮忙分担的小姑娘,她思考的是如何更快成长起来,学更多知识、收获更多本领,不负父母的期待。
言欢是个喜欢书本与文字的人,她娴静文雅的气质大约也来源于此。大一伊始,她就义务当起了图书管理员,清点书目,与书为友,不时做做宣传类的工作,深得领导老师的赞赏,还被评为“优秀义务管理员”。与此同时,她还成为了软件学院学生通讯社的一员,积极写稿宣传,学习摄影摄像,她的通讯稿和摄影作品多次在吉首大学软件学院官网、微信公众号、吉首大学图书馆官网上发布。凭着出色的表现言欢担任了学生通讯社社长,她写的新闻稿详实而严谨,散文诗作等篇目更是出彩,颇有作家的既视感。
参加的校园活动很多,占用了大量时间,但言欢并没有因此忽略学习,她每次都能很好完成老师交代的各项学习任务,多次获得专业奖学金。她有很强的时间观念,从不允许自己随意浪费时间,她的不虚度、不偷闲,都是为了让自己积蓄更多能量,待毕业后有能力撑起整个家,让父母不再辛劳。
孝心女孩言欢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,却在用一点一滴将梦想照进现实。